從對產業發展的精準建言,到民生改善的溫暖助力;從綠水青山的堅定守護,到協商民主的探索創新……翻開近年來佛坪縣政協履職成績單,一件件生動案例、一次次高效調研、一份份厚重答卷,繪就出全縣政協工作的“有為圖景”。
今年以來,佛坪縣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目標任務,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為助力中國式現代化佛坪實踐作出了積極貢獻。

佛坪縣政協組織部分委員圍繞石墩河村社區工廠資源閑置問題開展實地調研
強引領聚人心 把穩政治“方向盤”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閉幕后,佛坪縣政協迅速行動,通過召開黨組擴大會議、開展“書香政協”讀書活動、運用“智慧政協”平臺等多種形式,認真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領導班子成員帶頭赴黨建聯系點、委員工作室等地開展宣傳宣講,推動全會精神深入政協委員和界別群眾心中。
這正是佛坪縣政協始終將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努力筑牢堅持和加強黨對各項工作領導的重要陣地的生動寫照。將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作為政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黨組會議、主席會議、常委會會議等的“第一議題”,已成為佛坪縣政協長期堅持的重要制度。通過一次次深入學、系統學、反復學,縣政協機關干部和全體政協委員不斷夯實理論根基,淬煉政治品格,確保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學習教育期間,佛坪縣政協黨組、縣政協機關黨組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4次,組織交流研討3次,集中學習9次,扎實開展警示教育3次,講授專題黨課2次、覆蓋60人次,制定整改措施40項,修訂完善相關制度規定和程序標準3項,有力推動了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從“紙面”落實到“地面”、從“外在要求”轉化為“內在自覺”,為高效履職提供了堅強的紀律保障。

佛坪縣政協組織委員調研冷水魚產業鏈培育情況
融大局聚共識 擦亮發展“綠色底”
聚焦高質量發展主線,佛坪縣政協充分發揮重要平臺作用,一次次直撲一線、直面問題的視察調研,推動委員在實踐中深化認識、凝聚共識。
作為“秦嶺綠肺”“中國天然氧吧”,生態保護是佛坪的“生命線”。5月21日,在大河壩鎮建筑垃圾填埋場、袁家莊街道、長角壩鎮等建筑工地現場,活躍著委員們忙碌的身影,他們不時就現場發現的問題進行交流。這是佛坪縣政協開展“全縣建筑垃圾處理工作”專題調研的生動一幕。
“佛坪身處秦嶺腹地,守護好這里的綠水青山,是我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和土生土長的佛坪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參與調研的曹瑜委員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聲。隨后,委員們集思廣益,提出了創新監管方式、強化基層管理、科學規劃布局等多條切實可行的“金點子”,為秦嶺生態保護貢獻了政協智慧。
冷水魚產業作為全縣特色產業,更是生態“生金”的有力抓手,如何依托資源稟賦,推動其邁向規?;藴驶?、品牌化,實現產業增效、農民增收與生態增優的多元共贏?佛坪縣政協精準選題,將此列為年度重點協商議題。委員們循鏈而上,從產業鏈上游到下游,從政策保障到文旅融合,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調研與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兼具前瞻性與操作性的意見建議。
8場扎實調研協商、超過半數委員參與其中、112條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匯聚成助力佛坪高質量發展的“政協強音”,不斷擦亮縣域發展的生態底色,悄然提升著這座山城的獨特魅力。

佛坪縣政協組織委員對全縣城鎮建筑垃圾處理工作進行專題調研
激活力聚智慧 創新協商“新路徑”
佛坪縣政協積極探索協商民主新路徑,著力構建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識的重要平臺。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協商,讓委員履職突破了時空界限,也讓協商民主更深融入基層治理。
自2023年起,線上協商已成為佛坪縣政協年度重點工作中的“規定動作”。9月18日,圍繞“推進鄉村人才振興”主題,委員們通過縣智慧政協管理平臺展開了熱烈的“云”討論。
“鄉村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變量’,要聚焦留不住人才的短板,強化軟硬保障。”
“要從縣域實際出發,著力培養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本地技術人才。”
……
委員們結合前期調研,暢所欲言,最終形成了精準引才、系統育才、用心留才等22條意見建議。
如何讓更多群眾真切感受到“協商就在身邊”?佛坪縣政協依托委員工作室持續深化“微協商3.0”模式,構建“議題收集-議題審核-調研協商-跟蹤落實”的四步閉環機制,廣泛引導相關利益方、政協委員、政府部門等共同參與,確保協商議題從收集、討論到落實的全流程無縫銜接,最終形成解決問題、服務群眾的完整工作閉環。截至10月底,全縣10個委員工作室聚焦環境整治、鄉村振興等群眾關切領域,成功推動了村組道路硬化、路燈安裝等50余件民生實事的解決,贏得了群眾的普遍贊譽。
惠民生聚力量 彰顯履職為民情
從關乎發展的大事要事到百姓關切的“關鍵小事”,佛坪縣政協始終以民生溫度來檢驗履職成效。
福星街連接著佛坪新街與河堤街,是福星小區居民日常出行的必經通道。因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居民出行十分不便。尚亞軍委員提出的《關于對城區道路黑化的提案》引起縣住建局高度重視。該局積極爭取省級城鎮化發展專項資金1000萬元,從項目立項到竣工僅用了3個月,高效完成了包括福星街在內的10條道路、總長3.3公里的“白改黑”工程,鋪設瀝青路面46184平方米。群眾對此交口稱贊,稱之為“佛坪速度”。
從“紙上建議”到“地上工程”,佛坪縣政協始終將提案辦理作為推動工作落實、回應民生關切的重要途徑,通過嚴格執行“三見面”辦理要求,堅持政協領導領銜督辦、政府聯合協同督辦、委員全程參與督辦、承辦部門專人負責的“四位一體”機制,推動了涉及高層建筑消防安全、校園食品安全等60件提案高質量辦理,委員滿意率持續提升。
展望未來,佛坪縣政協將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在助力完成“十四五”目標任務的基礎,積極謀劃“十五五”履職新篇,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推進政協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佛坪新篇章廣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譚茜)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