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倫敦11月20日電 (記者 郭爽)全球知名科研出版機構之一施普林格·自然集團20日發布的最新全球報告顯示,中國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相關論文的最大貢獻國,中國科研結果在全球SDG政策制定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這份報告由施普林格·自然集團與全球政策數據平臺Overton合作完成。報告分析了全球2015年至2025年間發布的超過1200萬份政策文件,是迄今最全面展現學術研究如何影響SDG相關現實政策的權威報告。
施普林格·自然集團SDG項目總監妮古拉·瓊斯在新聞發布會上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時說:“中國的科研成果在包括全球南方在內的不同國家被廣泛引用,最常被政府間組織和國際智庫引用,在多個不同領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數據顯示,中國SDG相關科研成果被多方SDG政策文件廣泛引用,其中25%的引用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其后依次是美國、英國和歐盟。2022年以來,中國SDG相關論文對全球衛生和環境政策文件的影響尤其顯著。
分析還顯示,2024年全球已發表科研成果的24%涉及SDG相關研究。與更廣泛的政策相比,SDG相關政策更頻繁地引用學術研究,尤其是智庫、非政府組織和政府間組織更多地把研究成果應用到政策制定中。
瓊斯在一份聲明中說,距離2030年實現SDG的最后期限僅剩5年時間,因此了解科研如何影響政策至關重要,這份報告的分析填補了關鍵空白,首次以定量分析展示了科研對各項SDG政策的影響及現存差距。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