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彥伶
近日,西安市雁塔區小寨路街道崇業社區暖意融融:老人們在社區敬老食堂挑選菜品,孩子們在社區托育中心快樂地玩耍……“一老一小”的幸福瞬間,勾勒出西安完整社區建設的美好圖景。
住房城鄉建設部相關負責人在全國完整社區建設工作現場會上表示,要結合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系統謀劃、統籌實施,按照宜建則建、宜改則改原則,因地制宜實施完整社區建設。何為完整社區?在推進完整社區建設中,群眾又有哪些收獲?記者就此進行了實地走訪。
聚焦“一老一小” 守護朝夕幸福
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指南》,完整社區是指在居民適宜步行范圍內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健全的便民商業服務設施、完備的市政配套基礎設施、充足的公共活動空間、全覆蓋的物業管理和健全的社區管理機制,且居民歸屬感、認同感較強的居住社區。
清晨,家住西安體育學院家屬院的梁軒童將浩浩(化名)送往西安市雁塔區小寨路街道崇業社區托育中心后,放心地去上班了。
“孩子目前在社區已經托管了幾個月,老師們都很負責,托育中心切切實實解決了我們上班族的帶娃難題!”梁軒童說。
西安市雁塔區小寨路街道崇業社區是西安市完整社區試點社區,共有16個小區、9000余名居民。多年來,崇業社區聚焦“一老一小”服務,為轄區老人提供助餐、助浴等基本服務,滿足老年人多樣化需求。
走進寬敞明亮的托育中心,10余名孩子正在老師的帶領下做游戲。記者注意到,該中心被劃分為哺乳區、游戲區和睡眠區等區域,并由專職老師統一管理。
托育中心工作人員杜霞中介紹,中心主要為0至3歲嬰幼兒提供全日托育服務,暑期針對0至6歲嬰幼兒提供托管照顧及家庭指導服務,因離家近、接送方便、價格親民等優勢,深受家長認可。
附近的社區老年餐廳同樣受青睞。當天中午,社區老年餐廳為老人們提供了米飯、炒菜等豐富的午餐,60歲以上老人購買一葷兩素僅需12元。“經濟實惠,很符合我們老人的口味。”正在就餐的蔣國宏老人說。老年餐廳工作人員齊躍介紹,針對行動不便的老人,社區還提供送餐上門服務。
西安市雁塔區小寨路街道崇業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侯燕平說,建設完整社區旨在整合資源,重點聚焦“一老一小”,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托育、養老等服務。
家門口“一站式”滿足生活所需
近日,記者走進西安市碑林區文藝路街道建科大社區,綠樹掩映下的社區在陽光映照下顯得格外靜謐。記者走訪發現,社區醫院、社區居委會、老年活動中心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建科大社區隸屬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是典型的老舊小區,建于1956年。作為國家級“完整社區”建設試點,該社區于2023年7月獲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委批準,成為我省唯一入選的國家級“完整社區”建設試點社區。
社區是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建科大社區南院家屬區被碑林區列入第一批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總投入1.08億元,共改造43棟老舊住宅樓,建筑面積17.69萬平方米,成功完成32部電梯加裝項目,實現了老舊小區的提質升級。
社區居委會主任牛建強介紹,為進一步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社區不斷優化“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配置,提高社區服務管理精準化、精細化水平,將原本15分鐘的便民生活圈縮短至5分鐘。
社區居民鄧蓮英說:“對于老年人來說,加裝電梯后出門方便多了?,F在社區配套設施越來越齊全,我們生活得更幸福了。”
共筑溫馨和諧的幸福家園
住房城鄉建設部統計數據顯示,自2023年7月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全國共建設改造養老、托育、便利店等各類服務設施2000余個,新增機動車停車位2.47萬個、社區公共充電設施5900余個、公共活動場地和公共綠地70余萬平方米,惠及居民109萬人。此外,浙江、重慶、湖北、湖南等18個省市擴大了試點范圍,共打造完整社區建設樣板3000個,明顯改善了社區人居環境,提升了居住品質。
西安交通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葛廷帥表示,“完整社區”建設旨在打造宜居、便利的生活環境。他建議,引入多功能社區服務中心,整合教育、醫療和文化等服務資源;采用綠色建筑標準,提高設施的節能性和包容性,以適應不同年齡群體需求。
“應設立居民委員會或業主委員會,結合志愿者團隊,形成自治管理模式。”葛廷帥建議,定期組織社區會議和培訓,提升居民參與度,引入第三方調解機構處理糾紛,并與政府部門聯動,實現信息共享。
“持續完善社區基礎設施,以系統性思維推進設施配套升級,通過優化停車及充電設施(棚)、建設慢行步道等舉措,提升社區環境品質。”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田麗麗表示,要精心構建“15分鐘便民生活圈”,合理配置綜合超市、餐飲店、快遞服務站等便民服務網點,確保居民購買生活必需品、享受基本公共服務不出社區,讓居民生活更便利。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