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韓璋 樊星)11月18日,渭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十四五”發展成就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潼關縣專場發布,潼關縣委副書記李少博就潼關縣相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李少博表示,“十四五”時期,潼關縣聚焦全面建成黃河中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縣總目標,深入實施“生態立縣、產業強縣、文旅興縣”發展戰略,以深化“三個年”活動、打好“八場硬仗”為抓手,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項工作,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截至2024年底,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7.12億元,較“十三五”末年均增長4%;人均生產總值較“十三五”末的3.4萬元增長到3.9萬元,年均增長3.5%;規上工業總產值完成92.92億元,較“十三五”末翻兩番,年均增長21.82%;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5.81%,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5%和7.8%,城鄉收入之比由“十三五”末的2.51:1進一步縮小到2.27:1,三次產業結構由14.3:28.8:56.9調優為16.2:21.5:62.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億元,年均增長13.1%。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不斷提升產業鏈發展水平,壯大產業能級,加快構建“3+N”綠色現代化產業體系。累計實施重點項目329個,完成投資225.35億元,其中省市級重點項目97個,完成投資125.09億元。圍繞新材料、特色食品加工、有色金屬深加工等七大產業鏈,深入開展“以商招商”“上門招商”,成功引進聚泰全釩液流儲能電站裝備制造、松間酒店等億元以上項目14個;扎實推進黃金精深加工、中深部綠色勘查、尾礦綜合利用等工作,中金冶煉技改、祥順選礦廠、匯能金精礦綜合利用等項目建成運行,黃金精煉、黃金產業技術研發中心等項目加快建設。“十四五”以來,黃金累計產量32.1噸,產值149.68億元。
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華潤風電、國能農光互補、聚泰新材料等項目投產達效,工業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2024年工業總產值突破90億元。規上企業中非黃金企業數量占比達到58%;依托“山、水、關、城、金”豐富資源和悠久歷史文化,文旅產業“一城三園一街”布局成效顯現。創建4A級景區1個、3A級景區5個。2024年接待游客311.28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9.36億元;持續做大做強肉夾饃產業,建成潼關肉夾饃特色文化街區。食品工業園區一期肉夾饃標準化廠房、倉儲等配套基礎設施全面完工。潼關肉夾饃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潼關獲評“肉夾饃特色美食地標城市”。堅持多元發展軟籽石榴、醬菜、中草藥等特色產業,“潼關軟籽石榴”品牌價值達到2.54億元,軟籽石榴年產值1.2億元。“潼關醬菜研發中心”在陜西科技大學掛牌成立。
2021年以來,潼關縣累計民生支出72.4億元,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穩定在83%以上。實施民生重點項目75個,完成投資45億元。率先在全市完成零工驛站鎮級全覆蓋。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12所,新增學位5200個,辦學條件得到持續提升。潼關中學、縣婦幼保健院、城關衛生院、太要衛生院全部遷入新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建成運營,幼兒托育中心、游泳館、體育館等即將投用,更好滿足群眾多樣化的托育服務、文化休閑和體育健身等需求。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