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通則百業興,交通安則民心穩。2024年以來,商洛市商州區先后遭遇“7·19”“7·29”水災及2025年秋淋期災害考驗,商州區交通運輸局聞汛而動、向險而行,以硬核舉措推進災后重建,用責任擔當守護路網暢通,為群眾出行和區域發展筑牢交通屏障。
2024年的兩場水災,讓全區281條農村道路遭受重創,247.16公里道路受損,直接經濟損失達4.09億元,其中縣道、鄉道及通村通組路均不同程度遭到水毀。面對嚴峻災情,商州區交通運輸局迅速啟動災后重建工作,牽頭實施26個災后重建項目,總投資近2億元。截至目前,X211張河段、X304柏朵山村段等5個項目已在2024年順利完工,21個結轉項目中20個也已實現通車。雖有Y219硯池河橋項目因工程量大暫未收尾,但路基擋墻工程已完成,預計2026年3月全面竣工。此外,楊斜片區3座災毀橋梁均已完成主體建設任務,預計11月底將全部投入使用。
進入2025年秋淋期,新一輪考驗接踵而至。面對頻發的滑坡、崩塌災害,商州區交通運輸局建立“快速響應、精準處置”機制,累計對11條農村公路的災害隱患展開全面清理。搶險現場,大型機械轟鳴作業,搶險人員晝夜奮戰,共清理土石29325立方米,投入應急資金89.405萬元,成功保障了路網安全暢通。
從S313洛柞線清理2100立方米滑坡體,到X211麻漫路分兩次處置3215立方米災害體;從X306沙硯路四次攻堅清理4570立方米滑坡體,到Y303西康路高效處置3600立方米崩塌體,每一組數據都見證著交通人的堅守。無論是投入13.71萬元的沙硯路搶險,還是耗資11.075萬元的麻漫路整治,每一筆資金都用在“保通保暢”的刀刃上,讓群眾在汛期出行更安心。
搶通不是終點,重建才是根本。全面搶通后,商州區交通運輸局立即核查出18條待重建道路、1座待重建橋梁,組織設計單位勘察并制定精準方案。11月初,19個災后重建項目全部啟動,預計12月底前完成18條災毀道路修復,2026年5月建成紅門河村支家溝大橋。
一次次災后重建的提速推進,一場場搶險保通的實戰攻堅,不僅修復了受損道路,更檢驗了交通運輸部門的應急處置能力。下一步,商州區交通運輸局將持續完善“災前預防、災中處置、災后重建”全鏈條工作機制,以更扎實的舉措筑牢交通防線,為鄉村振興和民生改善提供堅實保障。(來源:商州融媒)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