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霍海澎 通訊員 周瑞儒
“鄰里之間相互關照,社會治安有了保障,鄰里糾紛也少了。”8月20日,談起公安機關推行的“挨戶防”工作機制,旬陽市棕溪鎮王院村村民邱令濤說。
在旬陽市公安局棕溪派出所“挨戶防”工作機制中,邱令濤是王院村的“組防長”。前不久,有村民因用水發生沖突,產生糾紛后報警。
棕溪派出所民警許鋒出警后,邱令濤主動協助許鋒工作,一起給雙方當事人做思想工作并耐心調解,化解了矛盾。“組防長”和雙方當事人在調解中提升了法律素養。
“‘挨戶防’工作開展以來,組內群眾法律意識不斷增強,許多矛盾不用出組、出村就能化解。”邱令濤說。
“挨戶防”以院落內農戶、城區居民為成員。成員挨家挨戶自主組織開展鄰里守望、矛盾化解、互幫互助。這項由旬陽市公安局逐步探索實踐成熟的工作機制,在安康市各級公安機關得到全面推廣,逐步形成“聯戶聯院、平安共建”群防群治新格局,有效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
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指出,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政治和意識形態、經濟金融、安全生產、社會治理等領域風險,做好防汛應急搶險救災,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為契機,我們將持續推進‘挨戶防’工作機制,通過構建挨戶防‘三級防長’體系,提升警民聯動效能、暢通隱患反饋渠道,讓‘挨戶防’工作落地生根,推動基層治理持續向好發展。”安康市公安局有關負責人說。
“挨戶防”的全面推廣,讓安康市更多區縣的基層社會治理有了好抓手。
近日,在平利縣公安局興隆派出所轄區,“三級防長”扎根田間地頭,警民聯動高效響應,隱患排查不留死角。“挨戶防”工作機制不僅帶來了看得見的平安成效,還讓群眾從治理的“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受益者,多元共治的活力讓平安底色更鮮明、治理效能更凸顯。
從群眾身邊隱患的“第一發現者”到風險化解的“第一參與者”,戶防長們“眼勤、嘴勤、手勤”,把安全隱患及時消除在萌芽狀態,實現了從“被動等問題”到“主動防風險”的轉變,讓轄區安全屏障更實更穩。
安康市公安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進一步推動‘挨戶防’工作機制在全市落實落地,并推廣應用‘三力聯調’‘無憂調解超市’等工作法,有效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化解風險、維護穩定。”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