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9日電(記者魏弘毅)記者從水利部了解到,黃河內蒙古包頭河段19日出現流凌,流凌密度10%左右,首凌日期較常年偏早1天。黃河即日起進入2025至2026年度凌汛期。
為應對相關凌情,水利部組織指導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和沿黃相關省區水利部門迅即啟動防凌運行機制。相關具體措施包括密切關注天氣形勢變化,逐日跟蹤氣溫、水庫蓄水、河道流量等情況,加密會商研判,滾動發布預報信息;科學精細調度劉家峽、海勃灣、萬家寨等骨干水庫,滾動調算水庫調度方案,為平穩封河創造有利條件;指導沿黃相關省區全面摸排影響防凌安全的浮橋和在建工程,督促地方按要求做好拆除浮橋、施工棧橋等行凌障礙的準備,確保行凌暢通;督促相關省區做好河道、堤防巡查防守,強化搶險救援力量的協同聯動。
水利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密切關注天氣過程和凌情變化,強化凌情預報預警,科學精細調度骨干工程,緊盯防凌風險點位,督促做好河道清障、隱患排查,加強工程巡查防守,凝聚防凌工作合力,確保黃河防凌安全。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