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白瑤
“作為一個小商戶,能夠被國家層面認可感到十分開心。”8月11日,說起在北京榮獲表彰,漢中市南鄭區大河坎鎮迎賓會友商貿漢桂路店負責人鄭建明激動地說,“我認為這份榮譽不僅是對我個人的肯定,更是對所有堅守誠信、踐行責任的非公經濟人士的鼓勵。”
7月29日,在第六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表彰大會上,100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獲得“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稱號,鄭建明就是其中之一。
從一間不足30平方米的“建民批發部”到當地商貿標桿,鄭建明用實干與奉獻,在南鄭大地書寫了扎根基層、奉獻社會的生動篇章。
這份堅守與擔當,早在二十多年前的軍營里就已鑄就。“我在部隊入了黨,始終牢記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要做對老百姓有用的人。”彼時的他或許未曾想到,這段淬煉成鋼的軍旅生涯會成為他日后堅守誠信、勇擔責任的力量源泉。
2003年12月,鄭建明告別了軍營。退伍的他揣著安置費滿懷憧憬地開啟創業路,但因缺乏市場經驗摔了跟頭,一度身無分文。骨子里軍人的韌勁讓他沒有消沉,經朋友介紹,他干起了銷售工作。
“那時候剛開始做,就靠自己風里來雨里去跑市場、談客戶,吃了很多苦,被拒絕、遭冷遇是家常便飯。”鄭建明笑著說。
一年下來,鄭建明瘦了一圈,卻硬是憑著“搶著干、拼命干”的勁頭,用實打實的業績贏得了客戶信任與市場口碑。
“最難忘的是有次下班剛端起飯碗,一家開飯店的客戶突然打電話說今天店里顧客多酒賣完了,客人還等著上酒開席,急得團團轉。”掛了電話,鄭建明二話不說放下碗筷,趕到庫房搬酒送到客戶飯店,“當時送完酒后我看到客戶忙得腳不沾地,就幫著打掃衛生、端茶倒水,一直忙到天黑才回家吃了口飯。”
把客戶的急事當成自己大事,鄭建明憑借用心服務贏得越來越多客戶的信賴,為事業發展攢下了堅實的“口碑資本”。
這些點點滴滴的付出,被鄭建明的領導看在眼里,于是鼓勵他大膽創業闖出一片天地。
這份認可與鼓勵,像一束光點亮了鄭建明心中的創業夢。憑借積累的客戶資源和行業口碑,鄭建明創立了“建民批發部”,將“誠實守信”作為立店之本,融入經營的每一個環節。
“誠信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每進一批貨我都會仔細核對生產日期和質檢報告,哪怕是幾元錢的小商品也絕不馬虎,對客戶提出的需求無論大小都記在心上,一定解決妥善。”鄭建明說。
2023年,當時一位客戶決定轉行,準備將店鋪轉讓給他人,而他在鄭建明的店里還有十幾萬元預交貨款未結算。得知情況時正值夏季銷售高峰期,資金周轉原本就緊張,但鄭建明二話不說馬上組織財務人員完成清算,將全額貨款退還給客戶。
“大家掙錢都不容易,不管我們多困難,別人的錢必須一分不少及時還上。”這份近乎嚴苛的誠信,讓“建民批發部”在市場競爭中站穩了腳跟。隨著客戶越來越多,他開始擴大經營規模,創辦了“迎賓會友商貿”。
得益于多年的誠信堅守,鄭建明的店鋪先后被授予陜西省級“放心酒示范店”等稱號,成為當地非公經濟領域誠信經營的標桿。
事業發展中,鄭建明始終不忘“誠信”二字的分量,更將這份品格延伸到社會責任的踐行中。
“在部隊時,我們經常說‘為人民服務’,創業后我逐漸明白非公經濟人士的‘為人民服務’,就是把事業發展成果回饋給社會。”鄭建明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對員工,鄭建明承諾“不拖欠一分工資、不虧待一位員工”。多年來,店鋪80%的崗位專門留給下崗職工、未就業大學生和進城務工人員。他不僅按時足額發放工資,還為員工繳納社保、設立年終獎和節日福利。
對社會,鄭建明用十年如一日的公益行動踐行“扶危濟困”的莊重承諾:
資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他幫助30余名貧困學生圓了大學夢;答應高考季為考生和陪考家長送水,他連續15年在考點外搭起“愛心飲水站”;承諾“群眾有困難就幫”,他主動包聯4戶貧困戶,經常上門走訪,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遇到的困難。
擔任大河坎商會會長后,他更是帶著會員商戶開展扶貧濟困、愛心捐贈活動,帶動更多非公經濟人士加入公益隊伍。十余年來,他個人捐款捐物總價值超過100萬元,用實際行動詮釋“富而思源、富而思進”的內涵。
最近,載譽歸來的鄭建明忙著奔赴各個宣講會場。在退伍軍人座談會上、在青年企業家協會交流現場,他結合多年的經營心得,向非公經濟人士傳遞發展信心。他告訴大家:“非公經濟能發展,靠的是黨的好政策,靠的是群眾的信任,而信任的基石就是誠信!”
談及未來,鄭建明表示,將以這份榮譽為新起點,繼續扎根實業、服務社會,把業務拓展到偏遠地區,帶動更多非公經濟人士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用實干與擔當書寫新時代非公經濟人士的使命答卷。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