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光
11月13日14時許,郵儲銀行西安市北關支行大堂工作人員收到一面繡著“百姓放心銀行”6個金色大字的紅色錦旗和一封感謝信。原來,半個月前,居住在西安龍首印象城的李大媽遭遇電話詐騙,差點損失近32萬元積蓄。幸虧銀行工作人員及時發現并聯系反詐中心警務人員勸導,讓老人及時止損。
“要不是銀行工作人員及時提醒,我這些錢一定找不回來了。”李大媽說,“郵儲銀行工作人員還專程給我介紹了幾款養老金融產品,讓我和老伴的半生積蓄有了收益。”
這溫情一幕,正是陜西養老金融服務創新的生動縮影。
政策組合拳:搭建養老金融制度框架
“在綜合分析后,民生銀行西安分行為我量身定制了一套優化的‘養老蜂巢’方案,讓遠在南方的兒女不用操心我們老兩口的養老問題了。”11月11日,65歲的退休教師賀女士拿著“養老金融一站式陪伴服務”策劃方案開心地說。
為精準對接養老產業需求,民生銀行組建專項服務團隊,整合機構建設融資、智慧化資金管理、長者專屬財富規劃三大核心模塊,形成的“一站式綜合服務”有效填補了民營養老院的金融服務空白。今年以來,該行加大銀發經濟領域的信貸供給力度,累計發放養老產業貸款1963.89萬元。這得益于陜西省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作出的頂層設計。
2024年,《陜西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出臺,標志著陜西養老金融工作進入系統化推進階段。該方案從產品供給、服務質效、產業支持等五大維度提出15項具體舉措,為經營主體提供清晰指引。今年,升級后的《金融支持中國式養老服務陜西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出臺,10部門協同發力構建更具包容性的政策支持體系。
“今年以來,金融機構授信支持養老產業的案例不斷增多,財政資金持續帶動社會資本助推旅居康養產業集群建設加速。通過政府與市場雙輪驅動,我們正讓養老金融的‘活水’精準滴灌到民生需求最迫切的地方。”省政府辦公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產品創新潮:滿足多元養老需求
在前不久召開的“2025西安老博會”現場,中國銀行陜西省分行個人金融部經理陳浩走進“銀齡頻道”直播間,進行養老金融專題分享。他不僅聚焦老年群體關注的金融安全話題,生動講解了防范電信詐騙的實用技巧,幫助老年客戶守護好“錢袋子”,還為老年客戶深入解讀了個人養老金賬戶的政策優勢、辦理流程及投資選擇。30分鐘的直播互動,收獲了廣泛好評。
近年來,在陜金融機構持續發力,不斷以金融力量護航銀發客群安享幸福晚年。通過深化養老金融布局、持續創新服務產品,各金融機構為越來越多的老年客戶提供了更優質、更安全、更溫暖的綜合金融服務。
銀行機構在實現多點突破的同時,保險行業也在加速產品創新。如國壽養老陜西分公司上線10款商業養老金產品,中國人壽陜西省分公司的“國壽鑫享寶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入選行業首批個人養老金產品名單等。此外,在普惠金融領域,工行咸陽分行推出的“咸陽醫養貸”成為破解社區醫院資金難題的“及時雨”。針對醫養結合項目改造中的資金缺口,該行開通綠色審批通道,簡化申請流程,已惠及周邊數千名老年人。
產業融合路:打造醫養結合新生態
11月14日,在西安城南,作為西北地區集居住、醫療、文娛于一體的高端養老社區標桿項目——總投資15億元的泰康秦園養老社區已初具規模。泰康人壽陜西分公司精心打造的這一“銀發生活綜合體”自開建以來,就備受矚目。中國人壽陜西省分公司推薦的6個“城心”機構養老項目,也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的養老服務。
今年以來,越來越多在陜金融機構通過科技賦能,持續提升服務效能。如建行陜西省分行開發的“養老服務機構評價工具”,為項目融資提供科學依據;工行陜西省分行推出手機銀行“幸福生活版”,界面簡潔,并設有語音導航功能,讓老年客戶輕松玩轉智能金融;招行西安分行自主開發的“智慧養老監管服務平臺”成為養老資金安全的“智能守門人”……
“金融適老化服務不僅是設施優化升級,也是常態化精細化服務理念的踐行。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推進養老產業引導基金設立工作,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11月13日,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陜西將積極探索養老信托、反向抵押養老保險等創新工具,持續推動智慧養老與金融服務深度融合。
從政策引導到市場發力,從產品創新到服務升級,陜西養老金融正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務實的舉措,為老年人織就一張溫暖堅實的金融保障網,讓他們安享幸福晚年。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