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至13日,西安市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調度會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我市通過搭建數字化監管平臺、健全交易體系、強化全流程監督等舉措,推動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實現規范化、信息化、公開化轉型,167萬余名集體成員通過手機App即可實時查詢集體“三資”狀況,基層監督效能顯著提升。
經過3年多專項整治,我市推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實現三大轉變——行業監管由粗放轉向規范、資產運營由封閉轉向公開、日常監督由被動轉向主動,構建起“平臺+體系+監督”的“三資”管理新格局,184個街鎮建成177個集體資產監管運營服務中心,“三資三化”平臺覆蓋3632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現資金流轉全程可追溯。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城鄉融合要素交易市場建成四級服務體系,累計成交1895宗項目,金額38.97億元,通過公開競價實現溢價1.07億元,為村集體節省開支7646.12萬元。據了解,我市將啟動“三資三化”平臺升級,擴大要素交易市場覆蓋范圍,探索數據交易等新品種,持續深化跨區域合作,讓農村集體“三資”在規范運營中實現保值增值。
(首席記者 駱妍)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