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凌晨,隨著一聲汽笛長鳴,滿載55個集裝箱汽車配件、家電百貨等貨物的X8153次中歐班列從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西安鐵路局”)西安國際港站駛出,一路向西開往捷克布拉格,標志著首趟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西安—布拉格)順利開行。
這是繼2022年10月26日全國首趟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西安—杜伊斯堡)開行后,西安新增的第二條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線路,也是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成果的落地實踐,推動中歐班列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更好促進亞歐大陸經貿往來和交流互鑒。
論壇成果落地:7 條新線路擴容 全程時刻表班列年開行超千列
11月18日,在陜西西安舉辦的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上,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發布了第四批中歐班列全程時刻表,實行全程時刻表的中歐班列進一步擴容,開行數量增至年1000列以上,覆蓋中國9座城市和歐洲6座城市。其中新增中國西安至捷克布拉格等7條線路。此次班列的成功開行,既是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合作成果的落地實踐,也將進一步發揮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的樞紐輻射作用,織密亞歐大陸互聯互通物流網絡,為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供充足的運能保障。

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是沿線各國鐵路商定車次、線路、班期及固定境內外始發、口岸、終到時間的班列類型。它實現了中國段、寬軌段、歐洲段運行時刻表的貫通,有效控制中歐班列各環節作業時間,從而提高運輸時效,為進出口企業降本增效。
此次首發的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西安—布拉格),自11月19日起實行每周1列常態化開行,每周三凌晨從西安國際港站發車,經霍爾果斯口岸出境后,穿越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等國家,經阿騰科里、伊列茨克、奧西諾夫卡、馬拉舍維奇、博胡明等關鍵口岸,全程時效僅11天4小時,較普通班列運輸效率提升約30%。
經驗迭代:班列運營成熟 累計開行654列獲好評
“隨著西安至布拉格線路的穩定開行,會有更多客戶選擇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運送貨物。我們將強化貨源組織,攜手鐵路、海關等部門,持續優化班列發運各項流程,為中歐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打造高效便捷的國際物流通道,更好地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奇韜表示。

目前,西安在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領域的探索實踐已形成成熟經驗,并持續迭代升級。2022年10月,西安國際港站作為全國首批試點,開行了西安至德國杜伊斯堡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將兩地運輸時間壓縮至12天;2023年7月1日,該線路升級為“兩去一回”常態化開行模式;2024年6月15日,線路加密至每周“四去三回”,實現“天天班”穩定運營,西安國際港站成為全國開行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密度最大的車站。今年1月,西安鐵路局聯合西安浐灞國際港創新融合綠色運輸理念與全程時刻表模式,開行了全國首列全程時刻表綠色跨境電商專列,持續拓展班列功能與服務內涵。截至目前,中歐班列(西安)全程時刻表班列已累計開行654列,憑借高效穩定的運輸能力與優質服務,贏得國內外客戶廣泛好評。
全鏈條保障:多舉措優化流程 筑牢班列穩定開行根基
高效的班列開行,離不開全鏈條的堅實保障。西安鐵路局按照“優先配空、優先裝卸、優先查驗、優先始發”作業原則,持續優化運輸方案,強化調度指揮效能,依托西安國際港智能場站建設,實現裝卸組織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我們前置物流服務關口,打通業務流程堵點,確保承運、查驗、轉運快速無縫銜接,助力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形成全鏈條閉環式服務模式。”西安鐵路局物流中心西安國際港營業部值班主任戴云龍說。
今年以來,西安國際港站持續優化車輛調配、場站作業和口岸銜接流程,生產組織效率大幅提升,年內8次打破裝車紀錄,單日最高裝車達1530車,為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穩定開行提供堅實支撐。“作為始發樞紐,西安國際港站統籌做好班列接發、列車解編等作業組織,確保車流接續順暢,持續提升班列計劃編制質量與兌現率。”西安鐵路局西安國際港站副站長杜虎表示。
下一步,西安鐵路局將攜手西安浐灞國際港、中鐵集裝箱西安分公司等相關單位,依托中歐班列持續拓展物流通道、提升服務效能,推動陜西與歐洲國家經貿合作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邁進,為加快建設陜西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助力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文/記者 梁璠 圖/通訊員 孫季翔
編輯: 劉艷宇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